巍巍大涼山,悠悠風土情。
在國家能源集團大渡河公司的對口幫扶下,地處大涼山腹地的普格縣蕎窩鎮(zhèn)云盤山村黨群服務中心順利建成,為這個貧瘠的云間村落帶來了巨大變化。大渡河人在助力地方戰(zhàn)貧困、謀發(fā)展、奔小康的脫貧攻堅道路上,又邁出了堅實一步。
責任:扛起扶貧旗幟
作為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(qū),涼山州由于惡劣的自然氣候、低下的生產(chǎn)水平、復雜的社會環(huán)境,仍處于深度貧困的集中之地。
普格,為其中深度貧困的縮影。作為涼山州貧困程度最深的縣之一,從西昌到普格,沿途盤山而行,兩地相隔雖只有60公里,但行車耗時卻接近2小時。群山環(huán)繞之下,各村組百姓沿山而居,更有常年在3000米海拔以上生活的彝族百姓。
囑托聲聲入耳,壯志拳拳于心。國家能源集團全面部署普格縣脫貧攻堅工作,陸續(xù)在安全住房、教育醫(yī)療、產(chǎn)業(yè)發(fā)展和黨建扶貧等方面給予了大量支持,近2年來共投入資金約6000萬元,同時在普格縣及所屬鄉(xiāng)鎮(zhèn)選派掛職干部5人深度參與扶貧攻堅。
大渡河公司作為普格縣定點幫扶組長單位,針對扶貧地區(qū)黨的組織建設基礎性薄弱、陣地化缺失等問題,著力將黨建扶貧作為助力地方脫貧攻堅的重要之舉,出臺了黨建扶貧工作方案,以強化扶貧區(qū)域黨組織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為重點,大力支持扶貧區(qū)域黨員隊伍建設,加強黨和國家政策宣傳,抓好黨建工作陣地建設,開展黨組織結(jié)對幫扶與志愿者活動等,因地制宜、多措并舉深化扶貧攻堅。
按照集團公司統(tǒng)一部署,在普格縣所屬的蕎窩鎮(zhèn)云盤山村建立黨群服務中心,推進基層鄉(xiāng)村建強基層組織、建好平臺陣地,確保黨的政治優(yōu)勢與組織優(yōu)勢在扶貧第一線充分發(fā)揮。
行動:匯聚扶貧力量
云盤山村,顧名思義,盤繞在白云之下,包圍在群山之中。與秀麗美景不相稱的,是這里嚴重落后的基礎設施與惡劣的自然環(huán)境。
云盤山村幅員面積58平方公里,平均海拔約2300米,總耕地面積5680畝,其中90%為山地。全村共17組,總?cè)丝?298人,共916戶。其中,包含了株木樹村與小田壩村2個云盤山村的臨時村,2個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均納入云盤山村扶貧管理范圍,建檔立卡貧困總?cè)丝诩s合2503人,貧困戶534戶,占總農(nóng)戶的58.30%。
全村無兩委辦公場所、無硬化道路、無蓄水水庫、無寬帶覆蓋,農(nóng)田灌溉、交通運輸、生活用水用電、通訊基礎等條件嚴重落后,村上的基層組織建設工作開展起來更是困難。
山卡卡頭、坡壩壩上,成了村支部所管轄區(qū)內(nèi)55名黨員最常使用的活動場所。
村組內(nèi)但凡支部召開黨員大會、支部大會、組織生活、主題黨日活動等,幾十號村組黨員群眾席地而坐,背靠大山、頭頂藍天便開始了一天的主題會議。同時,由于村上沒有行政辦公場所,更沒有網(wǎng)絡辦公環(huán)境,村支書、村長的毛氈房成為了臨時辦公點,遇到開會研究討論、重大事項決策只能往家里跑。
雖貧瘠、雖落后,但陣地不能丟。加強基層組織陣地建設成為當務之急。云盤山村黨群服務中心被提上了議事日程,在國家能源集團的組織下,迅速開展了援建工作。
2017年12月,集團公司撥付80萬元特殊黨費,啟動實施云盤山村黨群服務中心建設;
2018年5月,完成方案設計,啟動施工招標相關工作;
2018年9月,主體工程正式動工,挖下開工第一鏟;
2018年12月,工程建設全面完工,啟動室內(nèi)裝修與布置;
2019年3月,四川省委組織部下?lián)?0萬元專項黨費推進中心建設;
2019年4月,黨群服務中心全面建成投運,移交地方使用。國家能源集團下?lián)?0萬用于辦公配置和后續(xù)建設。
2019年5月至9月,黨群服務中心澡堂、食堂、衛(wèi)生間等配套工程順利建成,著力改變彝族同胞飲食衛(wèi)生與文化風俗習慣,推動移風易俗、樹立文明鄉(xiāng)風。
2019年10月,大渡河機關一支部與彩乃村、瀑電總廠機關一支部與云盤山村開展支部結(jié)對活動,將黨建工作標準化、規(guī)范化做法帶到貧困村。
溫暖:傳遞扶貧一線
空蕩蕩的山谷間,高高飄揚的黨旗在青山與白云的襯托下格外鮮艷。位于省道212沿線一旁的云盤山村黨群服務中心比往常更加熱鬧,里里外外聚集了不少村組百姓,一睹中心建成后的風采。
“中心建設理念以簡潔、實用、大方為主,采用中式風格與彝族元素相結(jié)合,體現(xiàn)了漢彝文化的融合……”
站在人群前面作著熱情洋溢介紹的,是蕎窩鎮(zhèn)委副書記李四方,他是國家能源集團派駐普格縣參與扶貧攻堅的掛職干部,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是他一手主抓的重點工程,這也是大渡河公司參與普格縣脫貧攻堅以來完成的首個重點項目。
“往里走,右手邊是黨員活動室,這下村里組織支部活動可有了陣地。左手邊是政務中心,老百姓們辦理日常事務就方便多了。里面是醫(yī)療室,大家遇到身體不適可以在這里找到醫(yī)生……”
談起黨群服務中心,李四方可謂是如數(shù)家珍。他參與了工程建設全過程,用他的話來說,這里的一條鋼筋是怎么埋的、一方沙石是怎么填的他都清清楚楚。熬更守夜、披星戴月,長期駐扎扶貧一線,這位90后書記的臉上比同齡人更多了一份成熟與穩(wěn)重。
“中心的建成,改變了云盤山的歷史。”云盤山村第一書記楊洪在與村民們交流時發(fā)出了陣陣感慨。中心建成后,云盤山村、小田壩村、株木樹村的黨員干部擁有了支部管理、教育培訓、組織生活的有效陣地,解決了常年無黨員活動陣地和村級辦公場所的歷史問題。
“這是整個縣里功能最全、標準最高的黨群服務中心!逼崭窨h組織部部長秦科對中心的順利建成給予了很高評價。中心不僅為周邊群眾百姓提供了“一站式”便民服務窗口,集中受理一般性行政審批及政策咨詢服務,還配備了衛(wèi)生室、圖書閱覽室,為村組群眾提供良好的醫(yī)療健康、學習教育等服務,大大提升了貧困地區(qū)民生服務保障能力,形成了集黨建管理、政策宣傳、行政辦公、政務咨詢、學習培訓、醫(yī)療衛(wèi)生等多元化綜合服務平臺。
春風送暖,萬象更新。黨的旗幟在云盤山村這個扶貧第一線上高高飄揚,把溫暖與力量帶給了普格貧困地區(qū)的干部群眾,更加堅定了聽黨話、跟黨走的決心和信心。
一幅美好生活的新時代畫卷在普格上空徐徐展開。(陳隆祥)
圖文來源:國家能源集團